形態(tài)特征
落葉喬木,高可達14米,胸徑約31厘米,樹皮灰色。當年生枝紫綠色,光滑,無毛。葉倒卵形,長5-10厘米,寬3.5-7厘米,先端寬圓,有短急尖,基部闊楔形,上面綠色,無毛,下面灰綠色,側(cè)脈每邊6-8條;葉柄長1-2厘米,托葉痕為葉柄長的1/6-1/5。
花先葉開放,花蕾密被灰黃色絹毛,生于枝頂,每花蕾包2-3花,形成聚傘花序,花杯狀,芳香;花被片白色,外面基部淡紅色,12-14(15)片,狹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,長4.6-6.8厘米,寬1.1-2.3厘米;雄蕊長1.1-1.6厘米,花藥長7-8毫米,側(cè)向開裂,花絲紫紅色,長約4毫米,藥隔伸出成短鈍尖;雌蕊群綠色,圓柱形,長1.8-3厘米。聚合果圓柱形,長4-9厘米,常因部分心皮不發(fā)育而彎曲;蓇葖灰褐色,扁圓形,徑7-15毫米,熟時背縫線開裂成兩瓣,背面有瘤點狀突起?;ㄆ?月,果期8-9月。
繁殖方法
適宜春夏播種,當日平均溫度在18℃以上時即可播種。播種時應翻耕,適當增施磷肥。山坡地應結合水土保持,沿水平方向整成梯地播種。平地播種的方向,條播、穴播和撤播或育苗移栽均可。條播行距0.5-0.7米,每公頃播量為10-12千克。播種深度2-3厘米。穴播穴距45厘米,覆土深度2厘米??蓡尾?,也可與其他牧草混播?;觳r,應注意與禾本科牧草的比例,多花木藍占1/3-1/4。多花木蘭種子的硬實率較高。為了提高種子的出苗整齊度,一般播前采用機械磨擦法進行種子處理,少量的種子可用濃硫酸浸泡10分鐘,洗去酸液,晾干播種。移栽在早春進行,一般以1-2年齡苗為宜,挖苗時要注意深挖,以防傷害根系、幼苗期注意中耕除草。
主要價值
水土保持:多花木蘭具有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多花木蘭根系發(fā)達、生長速度快。枝葉茂密、覆蓋度大、壽命長,能有效截留水滴。發(fā)達的根系能固土保水,防止土壤沖刷,是一種抗性強的水土保持樹種。
多花木蘭苗期生長速度較慢,要做好養(yǎng)護工作,需要及時的拔除雜草,前期雜草比較多,要防止其影響幼苗生長。多花木蘭的適應能力很強,能耐干旱,但是不耐澇,生長期間不需要澆太多水,控制水量,并且雨水很多的季節(jié)還要做好排水工作,避免土壤積水過多導致爛根。多花木蘭的抗蟲害能力不是很強,生長期容易出現(xiàn)病蟲害,要及時防治,時常觀察生長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盡快解決。
多花木蘭是種很常用的綠化植物,它的固土效果非常好,被大量用于護坡建設中,并且這種植物的綠化觀賞效果很好,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有著重要作用。再加上多花木蘭還有很多其他的用途,可以做牧草或蜜源植物,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,所產(chǎn)生的經(jīng)濟效益頗為可觀。
多花木蘭適合什么時候種植?
多花木蘭適合在春、夏兩季種植,當然大家也可以根據(jù)實際情況來選擇其他合適的播種時間,不過氣溫要達到18度才能播種多花木蘭種植,這樣它才能夠正常發(fā)芽生長。